那滿是電車啊,什么蔚來 ET9 、比亞迪夏、五菱之光 EV 這些家用車,連廢物車、清洗車、養護車那都是清一色的電車。
的確,當年那些噗噗往外噴黑煙的三無柴油車可謂廢物,事實沒給我們留下啥好形象,各大城市也都紛繁出行方針約束柴油車,不給上牌、路途限行,柴油家用車也就逐步脫離我們視界了。
可是在排放規范最嚴厲的歐洲,柴油車不只相對潔凈,并且還挺火的,十年前一度占了他們近 60%的新車銷量。
即便現在遭到新動力的沖擊之后, 2023 年柴油車依然占了 14%的市場份額。
首要,柴油發動機的功率愈加高,一般會比汽油發動機高 10-15%,現在汽油發動機拼死拼活打破不了 50%的熱功率,對柴油發動機來說是輕輕松松的事。
這種發動機的作業圖大多數人應該常常見過,淺顯來講,發動機是經過循環往復的吸氣、緊縮、焚燒、吐氣來完結作業。
而汽油機點著是經過火花塞,把緊縮的汽油、空氣混合點著,發生推力帶動活塞工作。
這就像那個空氣點著的物理試驗,用巨大的壓力讓介質自燃,來代替點著的進程。
所以,柴油機先天就有著更高的緊縮比,像上代奔馳 S 級用的 OM642 發動機,緊縮比就達到了 18 : 1 ,即便是用上阿特金森循環的比亞迪 DM 5.0,緊縮比也只要 16 : 1 ,很難比得過柴油機的。
而緊縮比高了,天然就能供給更強的動力以及更低的油耗,一箱油跑 1000km+對柴油車來說都是很正常的。
Em...不是不可,但有點難,究竟這是人家柴油的天分,柴油的自燃點只需求 300℃+,而汽油最少都得 400℃+。現在也就馬自達有個壓燃的技能,還由于發動機用了加強的資料去抵擋汽油更高的自燃點帶來的沖擊,搞到賣得賊貴,沒啥人買。
由于需求較強的壓力,所以柴油機的氣缸長度遍及會比汽油機更長,活塞的長度也一起添加,這便是杠桿原理了,具有更長的力臂所以柴油機勁兒也更大。
或許仍是不太直觀,我們拿經典的E代代寶馬320i(汽油版)跟320d(柴油版)比照一下:
成果便是,扭矩更大的320d起步更快,比起320i零百快了0.6秒(320d零百8.3秒,320i零百8.9秒)。
所以,柴油車的優勢都是實打實擺在桌面上的,更別提柴油自身密度更大,比起汽油愈加耐燒,加上國內柴油也比汽油更廉價,用車本錢更低,哪哪都是長處。
聰明的差友這時分就知道我要說啥了,分明柴油車哪哪都好,可是在我們這怎樣就沒支棱起來呢?
原因呢,主要有兩方面,一方面,我們技能柴油技能起步的晚,所以國產的柴油車不算許多,另一方面,技能先進的歐洲人正計劃把柴油車搬進國內呢,自己就玩火了。。。
我們先回溯一下其時啥狀況, 21 世紀初,日本車在玩 HEV 輕混、美國三大轎車集團在躺平,而我們我國自主車企仍是襁褓里的嬰兒,別提什么柴油汽油,能把車造出來就不錯了。
作為柴油車的發明地,他們一直在研制柴油車。80年代他們就有了渦輪增壓、中冷散熱、缸內直噴、電子操控等技能的柴油奧迪 100;90年代歐洲排放規范正式對外發布之后,技能直接井噴。像高壓共軌、廢氣再循環、鋁制發動機等等我們到2010年才開端研制的技能,那時的歐洲人就現已開發出來了。
所以,其時的歐洲人就想著培養我們國內的柴油消費市場,在 2010年前后,捷達 SDI 、奧迪 A6 柴油版、路虎全系,這些暢銷車型都有引入柴油版,美麗轎車乃至喊出要將我國建成比美歐洲的柴油車市場。
跟著歐洲人帶來的潮流,國內像長城、陸風、江鈴、獵豹等等國產車企都有在跟進研制柴油車,銷量還都不錯。
可是,打破美夢的,正是歐洲人自己。2015 年,群眾排放門直接把柴油車打進地牢。
柴油車的廢氣跟汽油車的一氧化碳、碳氫化合物不太相同,它主要是PM(PM2.5的那個PM)和氮氧化物,所以,柴油車的尾氣處理跟汽油車一個三元催化器就能搞定不同,它一起需求EGR(廢氣再循環)+DOC(氧化催化器)+DPF(顆粒捕捉器)+SCR(氮氧化物催化復原體系,加尿素的那個玩意兒)。
關于其時的顧客來說,常常加尿素又費事,又添加了用車本錢,而關于車企來說,EGR 會反過來下降車子的動力,這些瓶瓶罐罐還貴,誰樂意呢?
于是乎,群眾挑選了逼上梁山,一方面用上本錢較低的LNT(稀燃氮氧化物捕捉技能),去掉加尿素的 SCR ;另一方面搞陰陽體系,平常顧客自己開就關掉排放處理東西,添加動力,體系識別到有關部門在檢測就翻開排放處理東西,順暢過關。
據排放門事情后的測算,以帕薩特為例,每輛做弊車能夠給群眾省下上千歐元的本錢。
而群眾僅僅排放門的冰山一角,記者漢斯柯布汀(Hans Koberstein)和他的團隊發現,不僅僅群眾,奔馳、寶馬,簡直一切的歐洲廠商都做弊了,乃至有關部門還在給他們打掩護。。。
排放門重創了歐洲的柴油車職業,主犯群眾集團因而被罰款超越 300億美元,全球都開端看衰柴油車,剛好我們開端全力開展新動力,彎道超車也就不再需求跟在他人后邊開展柴油車了。
作為國際工廠,我國大部分的柴油都用于工業生產、物流職業,占比超越 80%,可謂工業的血液。
所以,盡管依據中石化 2023 年的陳述,我們現在不缺油,乃至在天然氣、電力、甲醇等代替動力的興起下呈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,可是上一年我國的柴油消耗量為 1.95 億噸,汽油消耗量為 1.49 億噸,而家用車一年大概要用上億噸汽油。
不知道差友們還有沒有形象,最初 2010年的時分,我們就鬧過柴油荒,還實施過一段時間的配給制。其時最主要的原因是工業限電,很多的企業購買柴油自行應急發電,導致柴油吃緊。
所以,無論是出于戰略意圖仍是現在現已有了更優異的代替產品,柴油車從機械到質料都現已是年代的眼淚了。